1.彼此彼此
“你上次不也遲到了的嗎?,有什么資格指責我?”職場中,經常遇到類似的狀況,總是在指出別人的錯誤,這樣自己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也犯錯了。
職場中,有這么一句話:“不打勤的,不打懶的,就打不長眼的!眲e人犯錯可能在當時不是什么大事,但是可能你犯錯正好撞在“槍口上”,那就要吃虧了。
事實上,別人的犯錯,與自己犯錯沒有必然聯(lián)系,不是因為別人犯錯,自己犯錯就沒問題,這種思維模式,完全是把自己陷入一種困境,要犯錯大家都犯錯,可人和人之間差異卻很大,如果別人犯錯是自己犯錯的理由,那么遲早要吃虧。
2.單因謬誤
造成麻煩的誘因很多,可是偏偏很多人為了逃避責任,就會把單獨一個誘因,拿出來講。比如,要不是你非要去那邊吃午餐,回來時也不可能堵車,也就不會遲到了。
這時卻刻意忽略了,自身的問題,去那邊吃午餐,不是必然導致下午上班遲到的原因,很可能是因為吃飯時間過長,也可能是因為選擇路線的問題,等等。
大多數(shù)事情的發(fā)生,誘因很多,人們總是會在別人身上尋找問題,而忽略自身的問題,這也是溝通時,經常遇到的情況。找別人的錯誤很簡單,但改正自己卻很難,這是通病。
來源:微博九乙大叔,重在分享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
服務熱線
0356-30439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