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必做銷售的朋友都很熟悉這樣一幅情景,無論至周例會、月例會、季度例會還是年終總結(jié)會,老板在主席臺上激情四射慷慨陳辭,下面員工目光呆滯眼中無物,或者在筆記本上狂寫不止,面似認(rèn)真、其實畫了一個大烏龜。
輪到各自發(fā)言,或者拈重就輕、顧左右而言他,或者說老板的指示非常英明、自己深受鼓舞、信心百倍云云,更有甚者連溜須拍馬都懶得表達,說自己的看法已經(jīng)被其他同事說過,表示同意以上意見。除了第一次參加例會的新員工還能講一講市場上真實的狀況外,資格越老說話越是言之無物。豆芽機
表面上這樣的會議意見高度統(tǒng)一、一團和氣,是勝利的大會、團結(jié)的大會,實質(zhì)上除了浪費了因口渴而被老板喝了茶水外,并沒有解決任何問題。有時候老板本人也很迷惑,我給了他們說話的機會,這幫孫子平常在下面一個比一個能侃,比董事長還董事長,怎么拉到席面上比沒出閣的大姑娘還扭捏,為什么啊?
一句話,都是所謂的企業(yè)文化理念惹的禍。什么不利于團結(jié)的事不做、不利于發(fā)展的話不說,既然來到這家公司得有歸零的心態(tài),自己的過去作為一杯水統(tǒng)統(tǒng)倒掉,然后用空杯來接受新東家制度與習(xí)慣,等等。循序漸進員工慢慢都形成驚人的統(tǒng)一看法,自己講真話也不見得會起作用,就是有用也不是自己一個人得益,弄不好倒嫌得給老板一個不好印像,事不關(guān)己高高掛起,明哲保身、識實務(wù)者為俊杰,管他娘的,天塌下來個高的先頂著。為了揭開這個咄咄怪現(xiàn)象的蓋子,下面把員工的心態(tài)分成不同類型,逐一細(xì)說端詳。
大概分為不能說派、不敢說派、不愿說派、不屑說派等四鐘情況。
不能說派。
基本上是那些資歷尚淺、能力稍顯不足的員工,肚里有東西但沒有能力言簡意賅的表達出來,由于會議議程很緊迫,本來就感到自己無足輕重,不說也罷,別弄的話說不囫圇,搞得上司皺眉頭、老板直瞪眼。只要有一次,這部分人的發(fā)言被中途打斷,其自尊心與自信心就會被徹底擊垮,打死他都不會有第二次踴躍發(fā)言,他們就變成為名副其實的附和派、跟屁蟲。
不敢說派。
槍打出頭鳥、露頭的椽子容易爛是這些鴕鳥型員工的座右銘,他們深知言多必失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,況且有些真話也不適宜在大會上講,他們往往會私下通過別的渠道把自己的意見聰明表達上去,既顯示了自己的忠誠,又表明自己會來事兒。這幫人大多是老板的寵兒,他們八面玲瓏、左右逢源、深諳職場政治之精髓。
不愿說派。
與不敢說派想比,不愿說派有水平,但不聰明,他們被認(rèn)為:認(rèn)不清形式,就是認(rèn)清了形式,也在堅持自我做事原則。有點像社會上堅持良知的知識分子。他們往往是群眾中的精神領(lǐng)袖,老板對這部分人又恨又愛。愛其是人才;恨其不是奴才。天長日久經(jīng)過漫長的企業(yè)文化的洗禮,習(xí)慣為了大會氣氛的和諧,在大會上他們選擇了沉默。這種沉默,不是對抗,也不是智慧,而是為了生存。
不屑說派。
這類員工就好比歷史上狂狷之士,或者今日的憤怒青年,憤世嫉俗、指點江山、激揚文字,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。但這類人往往很會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卻不能很好解決問題。私下里是大炮,狂轟濫炸,把公司政策與細(xì)新動向批得體無完膚、慘不忍睹。在大會上,他們從來都不缺乏奇思妙想,但是懶得表達、不屑于說。這部分人很容易被老板打入另冊,罪名就是有才無德,嚴(yán)重缺乏團隊精神與主人翁精神。企業(yè)一旦需要駭猴時,爾等就作為雞被殺了,話又說了回來,公平講,其實是替“不能說派”跟屁蟲擋了刀。
所以,很多人感到很委屈,都是同時一批進入公司負(fù)責(zé)某區(qū)域的癩頭安,文憑、能力、水平都不如自己,他被提升為總監(jiān)助理,自己卻依舊還是和尚的頭——平不踏,不公平、天理何在啊!呵,大概此時他們已經(jīng)忘記,事在人為,凡果必有因,老板從來不相信眼淚!
職場 說真話是藝術(shù),講假話是境界
中國的職場,往往是一趟很深很渾的水,辦公室里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是政客(拉幫結(jié)派)、心理學(xué)(互斗機心)、語言學(xué)(奉迎打壓)。其中在職場里如何說話,真的是一門大學(xué)問。如何講真話固然是一門藝術(shù),如何講假話就更是一種境界!
一、說真話,老板喜歡聽嗎?
老板總是對員工說:我希望你們都能說真話,我要聽的是真話,公司的生存發(fā)展,需要的是你們說真話!
老板要聽真話,哦哦,我等展示才干的機會來了!——且慢!老板是真的要聽真話,還是只是搞形式主義,說說而已?公司里存在的種種問題,老板真的能聽進去嗎?就算能聽進去,但今天老板心情好不好呢?
當(dāng)年唐太宗說過要群臣說真話,唐朝名臣魏征也屢次在朝堂上直諫,結(jié)果唐太宗怒火沖天,回對老婆(皇后)說:“我總有一天要殺了魏征這不知好歹的鄉(xiāng)巴佬!”幸好皇后是個明白人,把太宗勸住了,要不然,魏征早就人頭落地,哪里還有唐太宗以后說什么“魏征就是我的一面鏡子(以人為鏡)”的贊賞呢?
老板讓你說真話,你說還是不說?真是機遇,還是陷阱?
二、講假話,會淪為馬屁精嗎?
面對老板逢迎拍馬,面對同事虛虛實實,面對下屬虛話連篇,這樣的人相信都是大所痛恨的,然而,奇怪的是,往往是這種人在職場里面混得最好,吃得最開。這到底是什么道理?到底還有沒有公道可言嗎?
再細(xì)心留意一下,自己公司里面,老板身邊的紅人,哪一個說話不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,哪一個不是語言大師?
有人從不肯講假話,這種人是耿直可敬,但是明知會觸怒老板,你還要真話直說嗎?如果能夠處理好自己和老板、同事的關(guān)系,說兩句場面話又何妨?(反正大心知肚明啊)
有人是怕在老板面前拍馬屁的話,會被同事譏笑為馬屁精,為人所不齒;可是,職場里面是否真的值得嚴(yán)守道德格律?看著有些老員工十多年了還沒升職,并非能力不夠,而是不會“說話”,你又做何感想?
有人是有心拍馬屁,也有心說假話,可是拍馬屁往往拍到了馬腿上,說假話又常常太過明顯一看就破……這種人的行為既不能討好老板,也不能搞好同事關(guān)系,反而被老板討厭,被同事鄙夷。
說真話難,說“假話”也不容易啊!那么干脆不說話了?不說話就更加糟糕,同事不理解你,以為你清高自傲,老板不明白你,以為你自我封閉,這是21世紀(jì)了,默默無聞不再吃香!
現(xiàn)實與我們的理想相差太遠(yuǎn)了,在考驗情商的職場江湖,真話假話是否真有對錯之分?有網(wǎng)友這樣說:“如果說真話能讓我無所不能,我一定說真話;如果講假話能讓我無往不利,我寧可說假話!所以,我往往在真假之間靈活變換!”
襟抱子感言:出來混總是要說話的,真真假假,無所謂對與錯,只有優(yōu)與劣,學(xué)校里的誠實教育在社會上的利益考驗面前是多么脆弱。如果是你,你如何選擇?
服務(wù)熱線
0356-30439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