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,父母是我們最溫暖的港灣,他們會說:誰欺負你了跟爸/媽說,爸替你做主!
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,尤其是在職場中,領(lǐng)導的否定、同事的排擠、客戶刁的難比比皆是。這時候在經(jīng)濟上我們早已獨立,有的已經(jīng)為人父母,這個時候在職場上遇到的挫折,我們還能去找父母聊聊嗎?
中國人注重孝道,報喜不報憂是很多人的行為準則。英才君也一樣:遇到困難自己扛,多大的困難都要瞞著父母,但如果榮幸升職、加薪,會非常興奮的把好消息告訴父母,讓他們也跟自己一起開心開心,讓他們也能在外面揚眉吐氣,讓他們?yōu)槲因湴磷院馈?
人一直都在成長之中,對挫折的理解也不同。在某個階段,領(lǐng)導新加了 一個工作任務(wù)給我,我覺得很不開心,覺得這是資產(chǎn)階級對我的剝削壓榨,這時候我回到家里跟母親說:我們這個老板忒不是人了,一個人當成兩個人用,搞得我天天都得加班。我母親也很生氣:我們孩子身體本來就不好,累壞了怎么辦!
后來我才知道,這是公司里某部門經(jīng)理即將離職,于是他才讓我開始接手部分工作,觀察我是否有能力接替他——這是在給我機會,而我卻把機會理解成了“挫折”
這種“挫折”告訴父母又有什么用?在我們的片面解讀之下,我們會把一件中性的事件說成惡意的壓榨、報復(fù),讓父母為了你一個根本不存在的“挫折”白白擔心。
又或者因為兩代人成長環(huán)境和時代的不同,我們和父母對事物的具體看法無法統(tǒng)一,有的問題和父母討論之后反而會鬧得雙方都不開心,甚至引起家庭矛盾。而且,職場人遇到煩心事,就算告訴父母,問題也未必就能解決,如果他們幫不了忙反而會增加父母的愧疚感,讓他們徒增擔憂。
但是,在父母眼中我們永遠都是孩子,他們永遠不會停止追問:
有沒有按時吃飯?晚上幾點睡覺?跟領(lǐng)導同事處的怎么樣啊?經(jīng)常加班嗎?受什么委屈了嗎?
其實,那些無關(guān)痛癢的工作小麻煩和父母說說也沒什么。老一輩人最需要的是“被需要感”,他們怕的不是老,而是怕老了之后無法再給孩子提供幫助。偶爾和他們吐槽抱怨幾句,會讓他們感覺也有被需要的感覺,而不是年齡大了就沒用了。
雖說時代不同,我們總覺得父母們都是“老古董”,但是他們的豐富的社會經(jīng)驗和閱歷一定對我們有幫助。跟他們聊聊自己的小煩惱,向他們討教一點生活和社交經(jīng)驗,想辦法解決問題。他們會用心開導、鼓舞你,給你建議。這樣一來,父母不會為你瞎操心,也能幫你解決問題,你自己心里也會舒服些,兩全其美。
不論哪種觀點,都能解釋的通,出發(fā)點也是一致的——我們都不愿意看到日漸年老的父母時刻為自己的孩子擔憂。不管通過什么方式,只要能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,又能讓父母安心,就是最好的方式。事業(yè)和父母都很重要、都要兼顧。我們努力工作、不停拼搏,我們渴望成功,為的就是讓父母家人能過上更好的生活,成為家里的頂梁柱,承擔自己的責任。
服務(wù)熱線
0356-30439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