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一份工作的深入,會漸漸感到工作越來越多,一天到晚忙不完,仿佛把生活全部占滿了,這是為什么呢?
想要明白這個問題,我們首先要明確問題的實質——不在于時間的多寡,而在于是否值得。
所以那些“被工作占據了絕大多數(shù)時間”的發(fā)問背后,隱藏著這么一個困惑:工作耗用了我大量的時間,得到的回報是否能匹配這些時間的投入呢?
有的人天天加班,但收入還是少得可憐,當然會覺得不值;有的人天天加班,但加班能給他帶來工作業(yè)績,能有豐厚的收入,那么他當然會覺得在這些時間上的投入是值得的。
“時間一直在消耗”這件事情是客觀存在的,你無論你工不工作,時間都在流逝著,關鍵在于:你今天消耗的這些時間能否給你帶來預期的收益?
01 同樣的每天24小時,如何利用才能讓自己增值?
同樣的每天24小時,如何利用才能讓自己增值?答案是:提高時間利用率。
琳達大學學的是文秘專業(yè),畢業(yè)后在一家公司做總經理助理,大到總經理行程安排、工作部署、接見客戶,小到整理報銷單據、收發(fā)快遞等等,都是琳達一個人負責。
琳達常常覺得這份工作感覺天天忙個沒頭,很少能準點下班,這邊剛開始一件事情,那邊就被各種瑣事打擾,結果做著做著,不知不覺就到了下班的點兒,然后就發(fā)現(xiàn)還有幾件事情沒有處理完畢,只能留下來繼續(xù)加班。每天都在工作中度過,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,琳達倍感疲憊。
對琳達而言,關鍵問題在于提高時間利用效率,才能保證按時完成任務,不至于被瑣碎的事情耽誤,從而影響工作效率。
我建議琳達將工作分類,把一些不太重要但必須處理的事務放到特定時間段處理,并且告知相關人員和部門予以配合,把控自己的工作節(jié)奏,而不是“被動安排”自己的工作。
于是琳達用了兩周時間將工作內容進行了分類整理,其中,例如收發(fā)快遞、報銷等事務都規(guī)定了固定的時間,這樣就極大增加了自己的工作效率,確保重點精力放在重點事務上,后期琳達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除了極少數(shù)情況下,基本可以做到不用加班加點了。
所以,同樣的工作時長,你是否對時間進行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,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工作成就感和工作效率,從而進一步決定了你未來能獲得怎樣的發(fā)展。
02 絕對的“平衡”是不存在的
1、值得與否,每個人有不同的判斷
不同的人,對于自己為工作付出大量時間是否值得也有不同的判斷。
如果一份工作客觀上占據了你大多數(shù)的時間,你應該思考一個問題:能不能通過主觀努力改善當前的局面,比如提高時間利用率?
如果由于種種原因無法改善當前局面,我們再進一步分析:你認為自己是否有必要繼續(xù)下去?今天大段時間的付出,是否有利于實力的提升?
而如何評判,你得有自己的依據。
一般公司里銷售類工作普遍都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,為了成單,你需要就著客戶時間,基本上不需要打卡,但晚上回復客戶問題也成了常態(tài)。所以,如果你做的是銷售崗位,你就得接受工作和生活時間經;祀s在一起的狀態(tài),這個時候,你需要明確的是,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?如果你的目標就是做好業(yè)績,用幾年的時間迅速成長為銷售精英,那么今天你付出的時間和代價,就是值得的。
2、絕對的“平衡”是不存在的
想要讓付出和收獲得到絕對的平衡,這是不可能的,因為每個階段重點任務不同,我們需要分清主次。
很多人都會走入一個誤區(qū)中,那就是——追求絕對的“平衡”。然而從現(xiàn)實的角度來看,這根本是不可能的。
比如,在25-30歲這個階段,重點就是放在個人成長上,不論是能力還是職位上的提升,都需要個人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如果你試圖躲過這些,等到了30歲往上,你的人生就會越來越被動。
因為決定了未來選擇權的,不是別的,正是你的實力。
如果有些企業(yè)強制加班,那么占用絕大多數(shù)時間的工作本身是不合理的,你就可以選擇尋求法律幫助,也可以選擇辭職。
服務熱線
0356-3043986